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8日讯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7月20日正式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打破了近10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虽然时间缩短,但暑热的威力不容小觑,特别提醒居民,三伏天 ...
□融媒体记者张君琳通讯员林颖杰/文受访者/供图泉州,枕山面海。泉州人的餐桌融合与“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从典籍里的千年医方到餐桌上的养生佳肴,无论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品、一盅精心炖制的佳肴,还是一块精致可 ...
中新网上海7月24日电(陈静瞿乃婴)24日是国际自我保健日。养生讲究顺应时节,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盛氏针灸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中医专家胡智海当日对记者表示,盛夏时节通常高温、高湿,人体易出现心 ...
近日,“三伏天”正式开启,“冬病夏治”、“三伏养生”再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热衷分享“三伏晒背”、“姜枣茶打卡”的照片,各类姜茶、姜糖产品销量激增,“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古语被奉为养生金 ...
华声在线7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黄梅)长沙吃鸡,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吃羊,北方地区头伏饺子二伏面……随着近日入伏,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拉开了序幕,市民们纷纷开启舌尖上的“三伏天”。入伏吃什么?滋补和解暑成 ...
央视网消息:7月20日正式“入伏”了,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养生好时节,不少人纷纷加入“冬病夏治”养生局。不过,如何科学养生?这些常识要知道。对症四类疾病“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三伏贴”是利用盛夏阳气旺 ...
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於晓7月18日,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灵岩社区为辖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户外工作者送上精心熬制的酸梅汤,让他们在热浪中感受清凉。大碶街道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
潮新闻记者丁珊宋文泽通讯员袁芳陈冰欣杭州市西湖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7月18日,西湖区发布老年人康养生活指数及应用场景,通过构建科学评估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打造银发经济“西湖模式”。西湖区现有户籍 ...
泉州网7月18日讯(融媒体记者杜婉琼通讯员赖良德谢珊婷文/图)入夏以来,气温持续攀升,暑气渐盛。为助力市民解暑养生,日前,鲤城区属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推出暖心服务,创新开设“中药茶饮吧”,免费为来院看病就诊的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周学津)“我国南北方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在夏季养生当中,根据地区差异进行调整养生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温度、湿度和日照强度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7月15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健康中国中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5日讯今年夏天,饮料市场杀出一匹黑马——养生茶饮,配料表多见枸杞、决明子、薏仁等中药材。7月14日、15日,记者走访发现,养生茶饮保质期12个月,单瓶价格低的仅需2元,贵的差不多需6元。 ...
盛夏炎炎,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即将到来。此时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是借助自然界旺盛阳气,祛除体内陈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的绝佳时机。近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一年一度的“三伏节” ...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刘千通讯员陈瀛7月12日,同心共富中医药健康市集“国医养生集”暨浙江省中山医院第三届同心文化节开幕式,在杭州鼓楼之下火热开市。在“新中式养生”风靡社交平台的当下,浙江省中山医院将中医药服 ...
(曹利)盛夏时节,闷热与潮湿交织,许多人被“苦夏”困扰——食欲不振、疲惫缠身,仿佛连呼吸都沾上了湿气。如何让身体与自然同频,安然度夏?御君方,作为中医智慧传承者与家庭健康守门人,深入挖掘《黄帝内经》的 ...
加班到深夜后反复感冒、户外巡检被风吹得鼻塞、退休后爬两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郑佳颖通讯员陈雨虹吴婧在门诊大楼熙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