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这一“中华绝学”如今已经走向世界,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然而,随着针灸的海外“本土化”,如何用临床研究论证针灸的有效性成为针灸学科的新挑战。近日,《英国医学杂志》针灸专辑发布,该专辑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发起,联合中外百余名专家,对目前针灸临床的证据质量、影响因素等开展了系统研究。 图为《英国医学杂志》针灸专辑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制约针灸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是虽然我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世界针灸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 研究显示,针灸随机对照试验(RCT)面临着独特挑战。针灸治疗是一种复杂干预,需要考虑医患互动、不同的针灸理论、针灸医生的技术和经验、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多种因素,且假针灸的对照设计,既难以实施,又可能有特定的疗效,从而低估RCT中针灸的治疗效果。 针灸临床研究该如何开展?对此,研究形成了高质量针灸RCT研究方法学共识,包括RCT开展前先查阅或开展相关系统综述,需要报告针灸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若要达到最大治疗效果应选择高治疗频次和刺入型针具等。 针灸有多少优势病种?研究绘制了针灸治疗77种疾病的证据图谱,明确针灸优势病种和潜在优势病种。 研究建议,应加大对针灸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卫生经济学家和针灸研究者的合作,更好地支持针灸相关医保政策决策。 “针灸专辑的发表推动了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与循证医学的整合、应用和实践,为针灸在全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思考。”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说。(记者 徐鹏航 曾德金) 终审:王小波 监制:王皓然 编辑:魏薇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在长春新区高新开发区占地面积近27000平方米的厂区,GMP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