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人员流动大,暑气渐退凉意渐起,昼夜温差变大,潍坊市疾控中心提示您:关爱自身健康,注意预防秋季常见传染病,防范流感、肺结核,警惕布鲁氏菌病。 关爱自身健康 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2025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主题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坚持预防为主,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首选策略和措施,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应当树立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理念,积极学习健康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自身健康素养,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影响健康的各类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的影响最大,其贡献率占到60%。因此,改变不健康行为,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个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既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四大基石”,也包括做好手卫生、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重咳嗽礼仪、开窗通风、分餐公筷、垃圾分类等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文明卫生习惯,还包括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充足睡眠、环境整洁、绿色出行、节约环保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从了解和践行“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开始,做好体重管理,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健康基石。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预防秋季传染病 随着秋季到来,天气转凉,加之托幼机构、学校迎来开学季,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一是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百日咳等;二是肠道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等。 健康提示 1.勤洗手。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洗手的好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及时洗手,不要用脏手摸自己的口、眼、鼻等。 2.注意居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每天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要做好孩子玩具等物品的消毒;灭蚊防蚊;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再吃;剩菜剩饭正确冷藏,再食用时充分加热。 3.规律作息。要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家长开学前要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以便孩子开学后能够迅速适应学习和生活节奏。 4.全程、及时接种疫苗。很多传染病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如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百日咳、水痘、手足口病等,因此,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成人也可在流感流行季节来临前接种疫苗。 5.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时,应居家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了解防护措施 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秋冬季节常发生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 健康提示 1.日常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尽量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2.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学;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如需接触时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肘弯、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科学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保持居所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常清洁消毒。 4.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晨午检,发现流感样病例时,应安排其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所有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当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只要没有接种禁忌症,都建议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一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若在流行季来临前未完成接种,整个流行季都可以接种。具体接种信息可咨询当地预防接种门诊。 关注和预防肺结核 结核病又叫“痨病”,主要由结核杆菌侵害人体肺部引起,是长期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均排在前列。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应重点予以关注。 健康提示 1.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被感染。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老年人等都是容易感染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2.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4.良好习惯可有效预防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肺结核患者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肺结核患者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6.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警惕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叫波状热、“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肿大和肌肉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易形成慢性化,导致严重后遗症。凡是接触患布病病畜及其制品(主要是羊、牛)的人员,或是生活在疫区与患病家畜污染的环境有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布病。 健康提示 1.注意养殖区域环境卫生。做好居家及养殖区周围环境卫生清洁,养殖区要与生活区分开,定期对圈舍清扫消毒(20%漂白粉溶液喷洒),病畜及时做无害化处理,流产物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 2.注意个人防护。从事畜牧养殖、屠宰、畜产品加工等相关活动时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如穿戴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穿胶靴等。工作环境通风良好,定期对工作环境、衣物进行清洗、消毒、晾晒。 3.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购买或食用未经检疫的牛羊肉,不喝生羊奶、生牛奶,加工肉类时菜刀、案板应注意生熟分开,烹饪牛羊肉时煮熟煮透再食用。 4.一旦发现自身出现布病相关的可疑症状,并有家畜或畜产品密切接触史,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规范治疗。 |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8月29日报道:日前,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指
近日,邯郸市中心医院正式设立医学人工智能展厅,该展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