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于上海自贸区内的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为患者李女士(化名)开出卡匹色替片(Capivasertib)处方,这也是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卡匹色替片上市后,上海开出的首方。李女士确诊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在转移性阶段,她曾接受过内分泌治疗方案,但疾病仍出现进展。此次首方应用为李女士提供了全新的精准治疗选择,有望显著改善预后并延长生存期。 记者了解到,作为上海自贸区内落地的首家研究型医院,上海高博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推进了7种创新药首方落地。作为研究型医院,除了加速创新药的落地入院外,该院目前已有40项新药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缩短“全球新”药品从上市到入院“时间差” 与一般医院相比,研究型医院的基本特征是坚持临床与科研兼优,有稳定的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产出。对此,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教授进一步解释,与普遍认知的医院不同,临床型医院立足的是临床研究公共服务,“我们是以疑难重症肿瘤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生物医药及器械的产业转化为目标,打造与国际标准接轨、满足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需求的研究型医疗组织,提升临床研究效率与质量。” 自落户浦东外高桥区域以来,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逐步构建了从研发端到临床端的全链条协作机制,建立了一套新药快速引进流程,确保获批药物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医院药房,还积极推动药物纳入医保、商业保险等支付体系。 记者了解到,除了开出首方的卡匹色替片外,高博医院已开出多款“全球新”药品。如在该院首个开出的创新药就是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该创新药可为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后线治疗新选择。此外,开出首方的氟泽雷塞片作为国内首款KRAS G12C抑制剂,打破了该靶点“不可成药”的困局;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国产首款TROP2 ADC药物,不仅在乳腺癌中表现优异,还拓展至肺癌领域。 “我们引入‘全球新’药品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大大缩短了药品从上市到入院的时间差。而且这些创新药覆盖乳腺、肺、消化道三大肿瘤领域,目前已经惠及近200多名肿瘤患者。”高博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球新”的加速引入,不仅帮助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的晚期癌症患者及时获得更为前沿的治疗方案,切实改善其生存预期,也高效推动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在实体肿瘤诊疗方案的迭代速度领先行业平均速度。 “智能化临床试验平台”加速浦东创新药研发进程 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家药品监管体系持续与国际接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药物研发。然而,临床试验的复杂性始终是制约效率的痛点。 作为研究型医院,高博医院团队已开发出“智能化临床试验平台”。该平台以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覆盖方案设计、疗效评估、安全性分析、数据管理及患者招募等关键环节。 高博肿瘤医院的实践表明,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链”的贯通。从方案设计到样本管理,从数据安全到患者匹配,各环节的智能化协作不仅提升了效率,更降低了人为偏倚风险。在“智能化临床试验平台”的基础上,医院还建立了“研究型病房样本管理系统”,构建了“临床试验转化”的高效全链条。 打破传统临床试验的效率瓶颈,上海高博肿瘤医院也助力了多款浦东国产“创新药”的研发速率,如助力礼新医药多个创新项目的临床研究等。 记者了解到,上海高博肿瘤医院一期400张床位已投入运营,二期300张床位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随着医院建设稳步推进,未来两年至三年之内,我们50%的床位都会用来做临床研究,计划未来每年有20项左右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展。”李进教授表示。 文字:杨珍莹 编辑:施丰奕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开幕式现场(本文图片由王祺摄) 大江新闻讯 全媒体记者王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乡村振兴在路上】从田间“土药材”到